爱赢体育官网APP-为更美好的工业环境而努力「官网」

中国医师节|他是中国抗疫第一人、口罩发明者——走进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

2023-12-11 22:17:19 来源:新闻动态

  原标题:中国医师节|他是中国抗疫第一人、口罩发明者——走进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这场全民防疫中,我们采取了戴口罩、消毒、隔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一次次打赢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从发明医用口罩到建立中国的防疫体系,不能离开一个人——他就是爱国侨胞、中国近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正如伍连德博士在回忆录中所说,“我将我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古老的中国,从满清王朝的覆灭,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政权的解体,我都经历过,那一切仍历历在目。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尽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希望她能更加繁荣。”

  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前夕,8月17日,记者跟随省卫健委组织的媒体采访团来到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了解中国抗疫第一人、口罩发明者伍连德博士的事迹,感受战“疫”先驱力量。

  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坐落于道外区保障街130号,楼体为砖红色,坐基为灰色,是具有俄罗斯风格的2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在秋日暖阳里,这座砖红色小楼在周围绿树的掩映下格外沉静安详。它不单单是一座线条优美的建筑艺术品,更是一份可以触摸的历史见证。

  戴好口罩、扫码、测温,记者走进伍连德纪念馆内,里面共设有5个展厅,2个复原场景。5个展厅按照专题分为四大部分。即:“出生南洋 献身医学”“扑灭鼠疫 功绩卓著”“建树颇多 遗产丰厚”和“世人景仰 伟业永存”。四个部分突出体现了伍连德在中国度过的他人生中最辉煌的30年历程。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深烙岁月印迹的陈列品,一个个还原历史细节的逼真场景,牵引着人们沿着时光隧道,重新走进伍连德博士波澜壮阔的人生,共同感受他崇高伟大的精神世界。

  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个华侨家庭,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1902年获医学士学位,曾在世界著名的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研究工作,1903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应聘回到祖国。

  “伍连德博士虽然生在国外,却拥有着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思想。”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馆员程立介绍,1910年10月,肺鼠疫由西伯利亚传入我国,在东北大流行。死亡人数频增,清政府委派伍连德博士为全权总医官,赴东北领导防治工作。危急关头,他力挽狂澜,果敢决断,在傅家甸一间贫民窟里,进行了中国医生的第一例人体解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防控建议,并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鼠疫的分类。仅用4个多月的时间就组织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使人类免遭了一次浩劫,也为防治SARS等近代传染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因此被誉为“世界级鼠疫斗士”。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口罩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戴口罩如今慢慢的变成了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然而提到口罩,就必须提到医用口罩的发明者——伍连德。

  纪念馆内,伍连德当年发明的口罩静静地陈列在展窗内,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在扑灭鼠疫的战役中,伍连德通过解剖尸体确定了这场鼠疫不是典型的腺鼠疫而是通过飞沫传染的肺鼠疫,这一结论打破了西方多年来一致认为鼠疫只是由于鼠蚤叮咬传染的理论,他认定鼠疫能够最终靠飞沫在人和人之间传播。于是他力排众议,对疫区全面布控,追踪传染源,加强检疫,隔离疫区,全面消毒,收容病人积极治疗。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博士发明了一种加厚口罩,使众多防疫人员幸免于难,后来被称作‘伍氏口罩’。”程立介绍,这种口罩在两层纱布中间夹了一层脱脂棉,由于脱脂棉比较致密,可以过滤带有鼠疫杆菌的飞沫,起到了预防鼠疫传播的效果。“伍氏口罩”制作简单,每个只需国币二分半,民众们纷纷戴上了口罩后,有效地降低了鼠疫感染的途径,死亡率也大幅度的降低。时至在今日,在公共卫生防疫领域,带口罩防止病菌侵入,依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最佳防护方法。

  作为近代中国防疫战的产物,“伍氏口罩”在扑灭鼠疫的战役中起到了保护防疫人员和百姓的作用,保证了扑灭鼠疫的成功。在1911年4月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这种方便、实用的口罩,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

  伍连德不仅在扑灭鼠疫上立下奇功,他还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建立中国海关检疫的第一人(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他专注于中国防疫体系的建设,并在全国创建了20多所医学卫生机构,其中就包括东北地区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办的高等医学院——滨江医学专门学校(现哈尔滨医科大学),他为中国医学、防疫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因为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伍连德于1935年被提名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据馆员程立介绍,在国际、国内一些重要场合,伍连德博士均着剑桥大学博士服出席,他想通过此举向世人展示:中国人很聪明,有智慧,一样能够站在知识和科学前沿。

  时光荏苒,伍连德扑灭鼠疫大流行的壮举,距今已逝去一个世纪了。百年风雨,岁月更迭,黑龙江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在抗击鼠疫的危难时刻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已故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傅世英教授和一批德高望重老专家的努力下,在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积极推动下,2006年9月,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举行了奠基仪式,2008年8月正式建成开馆。

  “伍连德不应仅仅作为一段历史记住,纪念伍连德博士的意义远超于了纪念他个人。”如今,伍连德纪念馆不仅承担着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还在社会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每年都有大量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和民众走进伍连德纪念馆,感受伍连德博士的高尚医德和科学创新、赤诚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人类并未远离瘟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然肆虐的当下,从伍连德精神中汲取抗疫智慧和力量。

  走出纪念馆,在蓝天白云、绿树和红楼的映衬下,伍连德博士的雕像愈发熠熠生辉……

  记者: 霍营;摄影:霍营;视频:霍营;编辑:王佳琦 见习编辑夏烨;审核:王雪梅;统筹:金鸿雁;

上一篇:2014-2019年我国绗缝机职业运营情况剖析与出资远景研讨陈述
下一篇:家用空调细菌超标近百倍 须定时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