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赢体育官网APP-为更美好的工业环境而努力「官网」

1985年《西游记》花光300万央视来查账调查人员泪目

2023-10-24 16:45:23 来源:产品中心

  86版《西游记》,是我国影视史上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自播出以来,轰动全国,经久不衰。这版《西游记》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极高的热度,为一代又一代人喜爱。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86版《西游记》剧组的拍摄又岂止九九八十一难?他们为了这版电视剧付出的心血,远超其他人想象。

  即便如此,当初依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当支持剧组拍摄的300万经费花完后,有人质疑剧组“浪费”、“公费旅游”,于是央视派人来到剧组查账。没想到这一查,查出了一段令人心酸的艰难历程。

  中国电视行业起步比较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没太多出色的节目,《西游记》这部剧也没有拍摄的安排。之所以决定要拍这部剧,是因为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做出保护和宣传。

  1978年,日本“参考”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拍摄了一部电视剧,但是非常“辣眼睛”,不管是选角还是剧情都十分粗糙,甚至有抹黑的意思。出了3集之后,这部剧就被紧急叫停了。

  在这种情况下,央视不得不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关于拍摄一系列宣传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电视剧的计划,其中《西游记》是重中之重。这部带有浓厚东方神话色彩的小说,不论是对内丰富人民精神文明生活还是对外进行推广宣传,都是非常重磅的作品。

  经过规划,央视批准了《西游记》和《红楼梦》两部电视剧的拍摄项目,分别由杨洁导演和王扶林导演拍摄。这两部剧后来都“封神”,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

  当时,央视给这两部剧的总预算都是300万元,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换算的线亿左右。这样的价格放在今天,甚至不够一些剧组请满小鲜肉当主演,毕竟这些演员一个人就要数千万元。

  就是这么点经费,拍出了在全国各地取景的西游记,也拍出了富甲一方、琳琅满目的红楼梦。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书中涉及各种千奇百怪的世界、场景,其中有富饶强大的大唐、阴森凶煞的地府、仙气缥缈的天庭。很多地方都没办法通过搭建舞台和组装道具来实现,再加上当时没有绿布合成技术,一定要使用实景。

  但是剧组人手众多、装备复杂,一行人拖着工具天南地北的跑,非常费钱。因而剧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定本,根据剧本需要规划好拍摄的场景和路线。

  为了展现《西游记》宏大的世界,剧组跑遍了全国上下,涉及20个省或者直辖市、自治区,从北京到两广,从新疆到江浙,甚至还跑到了泰国,开创了我国出国拍戏的先河。

  花果山水帘洞、流沙河、龙宫等地都是在贵州、云南等地拍摄的。尽管剧组已经在想方设法地节约开支,但300万还是很快就花完了,不得已,拍摄只能暂停。

  资金告罄后,杨洁找到了央视领导,请求再拨一笔款。可是申请早早地发了出去,却迟迟收不到回复,着急的杨洁只好回到北京亲自申请拨款。

  来到北京,杨洁才发现原来央视也已经没钱了。在西游记剧组申请经费之前,王扶林拍摄的红楼梦剧组也没钱了,王扶林在杨洁之前向央视申请拨款,央视一咬牙把当时能动用的钱都给了王扶林。

  现在杨洁来要钱,的确是拿不出来了。杨洁没有要到钱,反而要到了一封举报信。这封举报信是一位台里的员工写的匿名信,信上质疑杨洁剧组把300万全都浪费了,带着剧组在各地旅游,并没有真的拍多少戏。

  这封信公开以后,立即引发了不少附和。央视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公正,也还杨洁一个清白,决定派一个小组前去查账,这个小组的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对杨洁剧组不满的人。

  前往剧组所在地之前,他们满怀自信,觉得一定能查到漏洞,从而揭发杨洁和其他成员的“真面目”。

  86版《西游记》的画质向来不是很好,在我们印象中,就是有些发糊。这是因为剧组的摄像机非常落后,使用的是从央视总部拿来的一台老式摄像机,型号是索尼bvp-300P,分辨率只有300P,由杨洁的爱人王崇秋负责拍摄。

  这台摄像机是索尼于1978年推出的,是当之无愧的老设备。最要命的是,索尼bvp-300P是摄像管机器,而非摄录一体机,用起来非常麻烦。

  与摄像机一块的,是一个无法调节倾斜角度的三脚架。这样的器材,拿给今天的学生拍个课题作业都够呛,没办法想象杨洁剧组是怎么使用这台设备完成整部拍摄的。

  有些镜头需要运镜,比如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躺在地上打滚。为了拍摄出痛苦、头晕目眩的感觉,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躺在地上顺时针打滚,王崇秋扛着摄像机逆时针拍摄。

  像镇元大仙、观音菩萨这些神仙腾云驾雾、升天入地时,需要切换镜头的俯视和仰视角度,俯视还好说,仰视太难为人了。由于没摄像摇臂,剧组只能把王崇秋绑在椅子上,用绳子拉到空中。

  之所以不换器材,也还是为了省钱,剧组一致认为,花点力气就能解决的问题,没有必要再浪费钱了。整个剧组上下,只有这么一台摄像机是值点钱的宝贝,基本上没有“设备”可言。

  剧组在“吃”上也非常节俭,当时每个人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份额,对于每天劳累奔跑的众人来说,是万万不够的。比如他们在广州拍戏的时候,一碗饺子就要两块五,里面却只有寥寥几个,根本吃不饱。

  有一次剧组到了吉林长白山,由于买不到吃的,只好跟林场的管理员购买面包。当时给剧组的面包是用化肥袋装起来的,一股酸味。因为储存地潮湿,面包有些馊了,但是大家仍然吃得津津有味。

  为了让演员吃饱饭,杨洁经常自掏腰包给他们加餐,这些钱全部来自她的工资。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0.5元,着实让人有些心酸。

  说到工资,演员的工资也低得可怜,大家几乎全都在“为爱发电”。最辛苦的几位主演中,六小龄童一开始能拿100元每集的片酬,没过几集就被降到了40元一集,其他几个主演比六小龄童只低不高,算下来一人也就千把块。

  其他演员的片酬更低,一套戏拍完也不过几百元的片酬,实在是有些“磕碜”。其实1980年,全国工人的平均月薪也就是40元左右,他们的工资跟普通工人相差无几。

  但是像西游记这样的电视剧放到现在,那就是妥妥的顶级剧组,待遇绝对远超一般人。剧组人员能够吃这么多苦,却只拿这么点钱,不得不让人敬佩。

  西游记不乏宏大的场面,需要大量演员拍摄。但是请群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群众演员一出戏要好几块,跟主演价格差不多。所以西游记每到需要大量演员的场面,就会“全员出动”,不管你是哪个部门的,统统换上衣服化好妆,站在队伍里。

  至于主演们,都可以“重复利用”,一人分饰多角。演猪八戒的马德华、沙和尚闫怀礼同时都是一些“神仙妖魔”,这一点连许多观众都未曾发现,足见演员们技艺精湛。

  除了这些困难,剧组的道具也非常可怜。西游记动作戏很多,难免要用到威亚。起先剧组的人都不会用威亚,杨洁带着王崇秋一起去了香港专门学习一番,这才弄懂了该怎么样去使用,并购买了一套威亚设备。

  由于威亚缆绳价格昂贵,更换还得跑到香港,非常麻烦,剧组为了节约开支,一根绳子反复用,许多地方都磨得细细的。这是很危险的,如果绳子断裂,演员肯定要被摔伤的。

  沙和尚闫怀礼体重170多斤,有一次吊威亚的时候,由于绳子磨损严重,出现了意外,闫怀礼从高空掉下来。他倒是没事,被他砸中的王崇秋可吃了顿苦头。

  被闫怀礼砸到,王崇秋当场就晕了过去。没过一会儿,他又冲了起来,顾不得看自己的伤势,而是第一时间检查摄像机有没有被摔坏。发现摄像机没事,王崇秋才松了一口气,也不觉得疼了。

  剧组没有专门的“道具组”,全部道具都依靠演员们集思广益、心灵手巧。当时没有特技,从美国购买一个能制作立体人物的软件,需要5万美元,剧组果断放弃,选择剪纸片代替。

  至于孙悟空吃的“蟠桃”,其实都是纸糊的。为了让孙悟空“真吃”,剧组将纸糊的部分和真桃拼接在一起,让孙悟空吃那一小点。

  在剧里,孙悟空每个桃子只吃一口,一是因为刻画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其二就是由于其他的地方也没法吃。

  剧组“卧虎藏龙”,在道具上非常善于使用纸片制造。在观音院那集,一些寺庙起火被烧,实际上根本没办法找到这样的寺庙“点火”,剧组只好用纸片和泥土做了道具模型。

  如今我们再看86版西游记,会被那些“五毛钱特效”给逗笑,比如红孩儿喷火的时候,喉咙处会出现一个小红点;孙悟空上天入地的镜头,其实是利用蹦床和抠图贴图做出来的。

  地府阴气森森、天庭仙气飘飘,这些都是用干冰营造的“云雾”。这些干冰由八一电影厂的专业烟雾师打造,原本是为了营造战争硝烟,只用少量干冰就可以了。但是天庭对干冰的要求很高,必须用大量干冰才能做出来的效果。

  干冰其实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大量吸入会导致眩晕,长时间停留在干冰中还可能会引起细胞冰冻。“赤脚大仙”靳根戌在拍摄的时候就因为在蟠桃会上拍戏太久直接晕了过去。

  一番账目查下来,剧组花在自己身上的钱简直少得可怜,绝大多数都花在了路费、道具器材费上。审查小组彻底抛弃了以往的成见,他们发自内心地敬佩西游记剧组,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

  查完之后,审查组立马回到了北京,把情况和具体账目向上级汇报。他们还主动向上级请求多给西游记剧组发些钱,为他们采购更好的设备、配备过冬的棉衣。

  然而央视实在腾不出多余的钱给西游记剧组,虽然钦佩他们,却不得不下了这个命令:补齐镜头后立即收尾,停止拍摄。

  这个消息对杨洁等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今天西游记剧组如果停止拍摄了,再想启动恐怕要困难得多。杨洁再度回到台里,与领导进行了一番协商,最终敲定,如果剧组能自己拉来赞助资金,就能够继续拍摄。

  回到剧组,杨洁把这一条消息告诉了大家,所有人立即收拾好东西,奔赴全国各地,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拉赞助。

  《西游记》剧组因为资金不足暂停拍摄的消息也通过各家报纸传遍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热心人士踊跃捐款,不少期待西游记的小朋友们专门写信,把自己的压岁钱都寄了过来。

  不过这些钱对于剧组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大头”,愿意再贴补300万,剧组才能完成拍摄。

  86版西游记的唐僧换了好几次人,最后由徐少华扮演,徐少华扮演的唐僧非常传神。有一天,徐少华在剧院碰到了剧务副主任李鸿昌老师,李鸿昌兴奋地拽着徐少华说要去见一个朋友。

  不由分说,李鸿昌带着徐少华到了兖州,见到了铁道部十一工程局的副政委回金龙,回金龙向李鸿昌表示愿意提供资助,希望他可以过来谈一谈。

  这才有了李鸿昌的兖州之行,之所以带上徐少华,是因为这位“唐僧”可是西游记的招牌,带上他更能彰显自己的诚意。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李鸿昌二人,最终敲定了详细的细节内容,决定赞助西游记剧组300万。

  这300万真是雪中送炭、起死回生,虽然由于物价上涨、部分景点开始收费,没办法完成暂定的任务,但是删减几集,拍完整部戏不成问题。

  为了表彰李鸿昌拉到赞助的功绩,剧组给他安排了大量客串角色,比如渔翁、黑狐精、多目怪等林林总总七个角色。

  在拍摄的过程中,从来就没主演、配角的区别对待,大家除了演戏的角色、戏份不同,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按照现在的剧组,“主演”收工后自然是好茶好点心伺候着,但是当时所有人都要脱下戏服撸起袖子收拾东西。

  整个剧组的想法非常单纯:不惜代价用最实惠的价钱拍出最优质的作品,让这部西游记是我们拿得出手的经典,让西游文化风靡全国甚至全球。

  1986年,央视播出了《西游记》的前11集,全部25集于1988年播出。完整的《西游记》播出后,立即掀起了全民收看的热潮,最巅峰时,86版西游记的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89%。

  30多年过去了,86版《西游记》已经重播了3000多遍,时至今日仍然占据比例不小的受众,成为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除了这几位耳熟能详的导演、演员、老师以外,当年参与西游记拍摄的许多演员也已经去世,如弥勒佛扮演者铁牛、牛魔王扮演者王夫棠等,其中铁扇公主扮演者王凤霞去世时仅有38岁,不得不令人痛惜。

  他们人虽已去,留给我们的精神和意志却永不磨灭。这部经典的《西游记》将永远流传下去,绝不过时。它代表着那个历经磨难、修成正果的剧组,也象征着踏平坎坷、成就大业的80年代。

  时至今日,每到暑假期间,各大频道仍然会播出86版西游记,即便已无了当年的统治力,即便在今天看来这部剧有些“落伍”,但它的精心打磨、认真投入依然深深感动着我们。